陕西以什么命名,陕西省名称的由来和含义
提出没有陕县那有陕西这种说法不妥,听上去就象没有老子哪有儿子一样。或者你本意也不是怀有恶意,但遣词不当是真的,而且历史上是因为参照陕原命名的,陕原以西曰陕西,陕原以东为陕东,不过是唐宋后设陕西节度使而转化为政区名称,从此成为行政区,而陕东的称呼就此消灭在历史中,总体上陕西名字来源于陕原,陕县之名也是来源于陕原,参照物而已,不存在因果关系。

项羽后引兵东问,都彭城(今徐州),以中国最高统治者自居,大封诸侯。其中将刘邦封汉王,都南郑,辖陕南及巴、蜀之地。为防刘邦势力扩张,牵制刘邦,他又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兴平东南),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今西安阎良附近),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都高奴(城址史有三说:富县、安塞、延安)辖陕北。

其实当年三秦之地不包括陕南,只是后来人们理解的“三秦”观念变化,即将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三秦”。“三秦”的称谓产生后,历史上也有人将它作为政权名称。例如五胡十六国时期,公元350年居住在甘肃秦安县东南的氏族首领苻洪起兵,自称“三秦王”,建立政权。352年,其子苻健称帝,都长安,国号“秦”,史称“前秦”;385年羌族首领姚苌擒杀前秦皇帝苻坚。

陕西:起于西周。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当时规定,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陕西始见于史。秦:最早指今甘肃天水一带。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歧山以西之地”,建秦国。从此,陕西始有“秦”的概念。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王。
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现在的“三秦”,是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