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为什么十三层,全国十三层的塔有哪些
云接寺塔云接寺塔坐落在辽宁省朝阳市城东南15里的凤凰山云接寺内,因山上、山下均有寺塔,此塔又称为中寺塔。该塔为方形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高37米,分为塔座、塔身、塔檐、塔顶四个部分,塔座为须弥式,四面各有一假门,两侧各雕有三个壶门,壶门内雕有佛和菩萨,两侧配有伎乐人,四角有力士,其上有仰覆莲承托塔身。塔身四角为圆形倚柱,塔身四面正中各雕一尊坐佛,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坐佛两侧各有一尊胁侍,头戴冠,身披络,神态恭敬。

从大多数塔来看,从一层到十五层,在佛教经典里有明确的规定。按古印度佛教的制度,佛塔的层数与塔的相轮数目相等。我国佛教与印度佛教有很大的差异,我国佛塔的层数,是该寺院建塔时主持的大师以及高僧、方丈来确定的,层数与相轮数目应当相同,这是佛教规定的数字。我国有的塔做十三层,而相轮只做三至五盘或者七盘,这样例子甚多,其实这与佛教经典的规定是很不符合的,时间久了,“山高皇帝远”流传各地,各地都不相同,寺院高僧的思想也不一样。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各地有的这样做,也有的那样做,越来越离奇,结果什么样的塔几盘相轮也都不清楚。按佛教真谛三藏《十二因缘经》的规定,相轮的数目是轮王一盘、须弥洹二盘、斯陀含三盘、阿那舍四盘、罗汉五盘、缘觉六盘、菩萨七盘、如来八盘。印度塔相轮是双数的。但传到我国之后,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都不采用双数,而采用单数,这就因为“阴阳五行中”双数为阴,单数为阳。

虽然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一种答案,但那不是主要的问题。古代的人们对数字也是有讲究的。佛家对7是很看重的,每层塔的佛象是有区分的。那是渐渐的越来越高级的。佛塔不全是七层的,虽然七层的居多,但也有十一层、十三层的。塔,最初是寺院特有的建筑,被当作是佛教的象征、寺院的标志。塔由地宫、基座、塔身、塔刹组成。综观我国现存的古代佛塔,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古塔有木塔、砖石塔、金属塔、琉璃塔,但其层数几乎都是奇数。

如泉州开元寺镇国塔为五层,天台国清寺隋代砖塔为七层,杭州开化寺六和塔、当阳玉泉寺北宋铁塔为十三层。我国古代佛塔的层数几乎都是奇数,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阴阳学有关。《周易》曰:“阳卦奇,阴卦偶。”阳卦指有利的条件、环境和机遇,阴卦指各种因素都不利,条件十分艰苦。我国古代阴阳学说把奇数作为“阳”的象征,把偶数作为“阴”的象征。
3、唐朝建的塔为什么有十三层宝塔,起源于印度,是印度梵语的译音,本义是坟墓,是古代印度高僧圆寂后用来埋放骨灰的地方。汉代,随着佛教从印度传人中国,塔也“进口”到了中国,它的建筑多种多样,从外形上看,由最早的方形发展成了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多种形状。从建塔的材料分,有木塔、砖塔、石塔、铁塔、铜塔、琉璃塔,甚至还有金塔、银塔、珍珠塔,中国宝塔的层数一般是单数,通常有五层到十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