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历上23过小年

作者: 分类: 占卜 发布时间: 2023-06-01 11:13:42

为什么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听老一辈人讲,传统的过年分过大年和过小年,过大年是指从腊月初八腊八节到二月初二龙抬头,所以说过了腊八便是年,过小年是指从腊月二十三除灶到正月十五灯会,到了腊月二十三,就开始过小年了,因为腊月二十三是小年的第1天,后来慢慢的,就流传成为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1、为什么北方小年23南方24

北方小年23南方24是受官气影响。宋代有个说法叫“官三、民四、船家五”,简单点就是宫中、官府的人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屁民们二十四过,船家还要晚一天,二十五才过。但是明清以来,这种当官的和屁民之间的小年区分越来越模糊,逐渐演变了南北之争。在中国历史上,北方很多时候都是政治中心,官僚机构和当官儿的很多,再加上皇家坐镇紫禁城,官气辐射得厉害,所以在二十三过小年的人很多。

而天高皇帝远的南方人,有官民区分之前习惯了二十四,没有之后也就懒得变了。小年由来小年的来历是和祭祀灶王爷的活动有关: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最终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2、为什么有人农历23过小年,有人农历24过小年?

风族问题。北方大多过的是23小年.南方大多过的是24小年.历来的传统!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别看小年有个“小”字,历史却源远流长,我国早在夏朝就有祭灶之说,宋朝已有关于小年的诸多记载,在小年这天祭灶是汉族民间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

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如今,因为各地习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节日日期也略有差异,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在这一天人们要祭灶王,扫除尘,剪窗花,吃灶糖等。到了小年就是奏响了春节的序曲,过完小年就要开始忙年啦,备年货,扫庭院,贴春联,再挂盏红彤彤的大灯笼,照亮越来越红火的小日子,也照亮那游子归家的路途。

3、为什么南方24过小年北方23过小年

这是由于阳历和阴历的不同而导致的。南方的春节一般顺应的是阳历,因此南方地区过小年一般是在正月初四,就是阳历的正月四日,而北方一般是顺应阴历,因此过小年是在阴历正月三十日,也就是阳历二月初三。拓展起来,由于阴历和阳历的不同,每年农历正月初一的公历日期也不尽相同,有的会比较早,有的会比较晚,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造成了农历春节每年放假的日期也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