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少数民族泼水节习俗不同
傣族,泼水节还是流氓节,族傣社会专家:传统泼不水是水仗,很地多方都规禁定止以泼水为侮名辱、猥亵女妇。u00024月13日-15日泼为水节,是我国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族昂及中南岛半部分民族的新节年日,节期日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方对,按照傣族传的统礼仪泼,水是很有礼貌祝的福他人的行为,傣传族统的泼水不是水仗泼水,只是手用舀水,泼在对肩方上,以示一小桶水用可一天的祝福泼水前节夕,西双版纳、芒市、龙等川云南多地出台关相规定文,明泼水。
1、泼水节是什么民族泼水节是中国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傣族节期在傣历六七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现已固定在公历4月13至15日。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举行拜佛、赛龙舟、放高升、点孔明灯等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增加了游行、文艺汇演、电影晚会、展览和物资交流等新内容。泰国、缅甸、老挝等国都在每年公历4月中旬欢度此节。
傣家人到井里取来干净的水,事先会盛放一些鲜花诸如缅桂花等,让水有香味,然后到寺庙里去"赕佛",之后再用这些带有芳香的水给佛像清洗身上的灰尘,之后大家互相用小树枝(诸如九里香树枝)蘸取小盆里的香花水,首先向德高或年长者身上轻轻洒去,再互相帮助向自己想要祝福的人身上洒去。以示新的一年,给对方最真诚和美好的祝愿。武泼:用木盆装满水,把一盆直接全部泼出去。
2、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泼水节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当时命名为“泼寒胡戏”,在此之后“泼寒胡戏”由波斯经印度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
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是泼水节主要的庆祝仪式。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